合理安排壓縮工期。該部共有5座套筒窯,采用意大利弗卡斯公司的先進技術。窯體高50多米、直徑近9米,以回收轉爐的煤氣為主要能源,可裝入爐料1200噸,每天可生產白灰或輕燒白云石500多噸。窯體內部結構復雜,各種管路交錯縱橫,耐材砌筑分為工作層、永久層等4層,9種磚型。每層窯襯磚都要“合門”,重點部位還要使用特制的耐材進行噴涂。此外還要更換燃燒室面板、挖補窯體外皮。為保證工期,煉鋼區成立了由主任助理袁天祥,作業長劉革章和設備點檢工程師閆川川等為核心的領導組,認真制訂方案,按照工程節點組織施工。舊窯襯經過一年多的使用,一些部位出現結瘤、碳化等現象,拆除的難度很大。他們一方面晝夜奮戰,一方面優化方案,將原來分開進行的拆除燃燒室耐材,拆除外部大墻改為同步進行。使原訂13天拆除的舊窯襯,壓縮到11天完成。
設備改造保穩降本。年修之前,領導組組織設備、工藝、操作人員,對主體設備的運用情況進行認真分析,針對設備存在的缺陷,提出改進辦法,提前落實改造需要的材料、工具、施工人員,充分利用年修機會,完成了10多項改造升級,提高了設備運行的穩定性,同時提高了關鍵部件的壽命,節省了維修費用。振動篩的篩板,每塊7600元。一座套筒窯每月要更換2-4塊。他們縮小篩板尺寸,減少破損機率,提高篩板強度,提高使用壽命。經測算,改造以后,僅篩板一項,5座窯每年節省23.4萬元。
倒窯改料降成本。按慣例,套筒窯年修期間,要通過外購白灰保證煉鋼、燒結供料。煉鋼區發現市場上白灰與輕燒白云石之間存在較大的“價差”,他們將生產輕燒白云石的3號套筒窯臨時改為生產白灰,將原訂的外購白灰改為外購白云石。這一改動,需要對設備、操作、原料供應、地倉、料倉等進行許多改動,增加了生產組織的難度。煉鋼區主任助理袁天祥積極協調,騰出2個地倉存放外購白云石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自產和外購物料運轉順暢。不僅滿足了5座轉爐的正常生產,而且節省了外購成本。
本文出處:http://www.xjzdjx.com/News/newshow1431.html